资本不是万能药!
作者:闻道
编辑:梦琪
(资料图)
风品:令煜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经济兴则金融兴,金融活则经济活。
企业做大做强,离不开资本助力。2020年2月,证监会发布新规,再融资“松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A股再融规模突破万亿,2022年为9405亿元,而当年新股发行募资额才5704亿元。
充裕配置下,资本市场已然是“放水养鱼”、赋能实体的重要棋子,不少优质企业大受脾益,规模化发展进入快车道。
但另一厢,争议也不少。一些上市公司频繁大规模增发,合理性、必要性、公允性引发监管层、市场股民的多方关注。
水大未必鱼肥,钱多也非尽然好事。需要谨防部分企业盲目再融资,把资本市场当作“提款机”。这不仅是对社会资本的滥用,也可能让企业迷失在规模追逐中丢失高质量根基,失败风险让投资者买单。长此以往,市场信心受损,A股源头活水也将枯竭。
2023年8月18日,证监会表示,始终坚持科学合理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同时充分考虑二级市场承受能力,加强一、二级市场的逆周期调节,更好地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平衡发展。
证券从业人士杨柳向铑财表示,IPO、再融资常态化,表明再融资叫停的传闻并不准确,不过从大背景来看,再融资趋严、放缓是大概率事件。
大浪翻滚间,更验企业融资成色、实力底色。比如近来计划再融的三孚新科、晶科能源、鼎通科技三企,多少虚火真金呢?
01
近50亿募资未使用
又分红又有存款
凭啥向市场伸手要钱?
不是刚完成,就是正在路上,2023上半年光伏上市公司的资本动作可谓热度撩人。
梳理后发现,目前针对光伏业再融资问询函中。“结合同行业特点、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效率,说明本次募集资金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几乎已成必答题,监管层百问不厌。
8月14日,晶科能源披露了2023半年报:营收536.24亿元,净利38.4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0.52%和324.58%;经营性现金流55.71亿元,同比大涨149.81%。
业绩喜报的同时,这个光伏组件龙头还披露一份定增预案公告:拟募资不超97亿元。
预案显示,晶科能源拟向不超过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总额不超97亿元,其中,72亿元拟投入山西晶科一体化大基地项目建设,该基地产能规划为28GW,制造产品覆盖硅片、电池及组件;剩下25亿元用于补流。
消息一出,迅速引发各方关注。8月15日,晶科能源股价大跌11.99%,收盘价10.42元,创1年来单日最大跌幅,单日市值蒸发142亿元。
勿怪市场不淡定。要知道,2022年1月,晶科能源登陆科创板,计划募资60亿元,实际募资97.23亿元。
2023年4月,又通过可转债融资100亿元,晶科能源向不特定对象发行100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100元,发行总额100亿元。
根据《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晶科能源的IPO募集资金还剩9.26亿元,可转债募资余额40.29亿元。两部共计约45亿元用于补流或偿还银行贷款。
同时,晶科能源2022年净利29.36亿元,2023半年净利约38.43亿元,一年半利润合计67.79亿,分红合计8.90亿元。
且2023年中报还显示,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合计总额超248亿元,存放在境外的款项总额达29.8亿元。短期借款仅83.38亿元。
两轮融资尚未消化完,又分红又有存款、盈利能力也强劲,如此不差钱却再抛百亿融资,频繁伸手让市场要钱,合理性、必要性自然引起争议。
交易软件显示,2020年1月26日,晶科能源上市首日成交金额为90亿元,成交均价10.22元,而截至2023年8月24日晶科能源股价报收10.37元。不禁疑问,上市两年多,首个交易日的买入者获利多少?
拉近些距离,2022年8月23—2023年8月23日,晶科能源累计成交额超1600亿元,一年股价累计下跌约40%。
虽有年报、半年报的靓丽业绩单,市场投资者却并不买账。冷意观望背后,这个光伏组件龙头该反思什么?是否还有比定增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证券市场从业人员李爱芳对铑财表示,上市公司频繁再融资,会不断稀释投资者的权益。高增长的业绩也会大打折扣,再融资规模过大必将招致投资者“用脚投票”。
02
扩产可是万能药?
警惕行业过剩拐点
深入一度看,上述定增的大头用途是扩产,即72亿元拟投入山西晶科一体化大基地项目建设。
做大做强之心溢于言表、难能可贵,但需警惕的是规模并非万能药。
放眼产业,经历两年爆发式增长后,担忧声音开始增多。市场对光伏各环节产能过剩的担忧加重,内卷与过剩渐成高频词。
如早在5月24日,上海SNEC光伏展会上,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就表示:“产能过剩可能是下个月,可能是下个季度,也可能是下半年。甚至当然也有可能是到明年才会发生,但越发生得晚,可能下一轮过剩的程度就会越强。而隆基也已经储备了500亿元的现金,准备迎接未来2—3年的行业洗牌。”
行业洗牌必将是残酷的。在李振国看来,会有超半光伏企业退出市场,风险之下杠杆率是衡量企业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并不是危言耸听,产能拐点尚存疑虑时,价格拐点先行到来。5月29日晚,隆基绿能公布的最新主要型号硅片报价,相比3月初降幅超30%。价格战背后的供需关系改变值得警惕。
行业分析人士郭兴认为,国内光伏产业建设正经历一轮“大跃进”,我们用了18年时间建设了380GW左右的全产业链光伏项目,而现在只需18个月。2023年这种速度还有加快迹象,年内仅晶澳科技一家便宣布金额高达560亿元的扩产项目。
视角望向海外,伴随全球经济摩擦的不确定性,光伏领域面临的挑战、变数风险同样不少。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超过512亿美元,同比增长80.3%。其中,欧洲依然是最主要出口市场,约占出口总额的46%。
目前,隆基绿能、TCL中环、晶澳科技等头部企业海外市场营收占比在50%以上。以天合光能为例,2022年国内市场营收占比49.55%。
海外占尽优势的同时,需警惕盛极而衰。一些迹象显示,欧美等国针对中国光伏产业已有动作,往期也有前车之鉴。一旦贸易摩擦加剧,上述规模优势可能变成劣势。
Wind数据显示,光伏板块上市公司中约八成今年以来股价下跌。
聚焦晶科能源,在一众组件龙头企业中,其是加码N型最激进的玩家之一。据企业统计,自2022年以来至2023年6月初,天合光能、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爱旭股份等8家企业规划的N型高效电池扩产产能合计321.3GW,而晶科能源自身规划扩产产能则达123GW,约为前述8家总和的40%。
今年5月末,晶科能源宣布拟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规划建设年产56GW垂直一体化大基地项目,这个行业最大的N型一体化基地项目总投资额达560亿元。而2022年末企业货币资金为199.85亿元。
项目体量、资金需求如此巨大,市场不乏疑虑。上交所随即下发问询函,要求晶科能源就新建产能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风险、是否导致现金流紧张等事项进行说明。
晶科能源回复中表示,广阔的市场为项目产能消化提供支持,综合主流机构的预测,预计2023年-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分别达到约350GW、430GW和540GW,其中N型组件需求将快速提升。根据一般项目建设投产周期,头部一体化组件厂商规划产能需经历3-6个月时间产能爬坡后,方能接近或达到规划产能,基本匹配2025年N型市场需求。短期内,N型产品仍存一定程度上的供不应求。
从上述新定增动作看,晶科能源依然信心坚定。
只是,还是那句话。市场瞬息万变,往期行业教训历历在目,警惕过剩拐点。如何提升综合抗风险力,规模之余更注重高质根基,或是晶科能源、李仙德都需思考的严肃问题。
8月15日,即股价遭遇“滑铁卢”的当晚,晶科能源紧急宣布回购,回购资金总额为3亿元至6亿元。
提振之心肉眼可见,然截止8月24日,晶科能源股价10.37元,相比15日的10.42元不涨反跌,市场在观望踌躇什么?
03
两次融资依然很缺钱 股东减持忙
晶科能源并不孤单。
6月27日,爱旭股份连发两份重要公告,宣布终止瑞交所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计划,同时披露一项面向A股市场60亿元的定增计划。
与晶科能源有所不同,爱旭股份资金链确实紧绷。2023年一季度末,企业账上现金36.62亿元,流动负债则达105.87亿元,资金敞口风险肉眼可见。
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7,022,934.25元,同比下滑267.14%。
单从此看,爱旭股份确有伸手向市场要钱的合理性。考量在于,梳理近几年的融资线,2020年2月成功募资25亿元,2021年4月35亿元募资失败,2022年5月成功募集16.5亿元。
频频融资,企业依然很缺钱,是否有些吞金兽感觉?资金使用效果咋样、科学性严谨性有无提升空间?
加之此次,3年多时间内,企业已发起4次再融计划,若此次成行,募资总规模将破百亿。
另一厢,企业主要股东却不省心,频频减持甚至出现违规减持的情况。
就在8月11日,上交所向爱旭股份股东下发纪律处分决定书,对公司第三大股东义乌奇光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予以通报批评。
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8月29日,义乌奇光持有公司股份199,777,477股,占总股本17.54%。2022年8月30日至2023年6月1日,其经主动减持和被动稀释,累计变动股份占总股本6.47%。变动达到5.02%后,并未进行公告且继续减持。
第四大股东新达浦宏也在减持。6月14日爱旭股份公告称,新达浦宏累计减持股份约174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33%,累计减持金额约6.32亿元。
不禁疑问,重要股东密集减持,是否看淡企业后市、企业未来前景咋样呢?
未完待续……
本文为铑财原创
原文标题 : 融资“成瘾”? 三孚新科、晶科能源、鼎通科技的不辜负不错付(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