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斯利康宣布,该公司申报的科赛优(英文商品名:Koselugo,通用名:硫酸氢司美替尼胶囊)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3岁及3岁以上伴有症状、无法手术的丛状神经纤维瘤(PN)的I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儿童患者。由于研发难度大、药企对于儿童肿瘤药物的商业动力不足,一直以来儿童肿瘤领域的有效药物都极为稀缺。而作为肿瘤药界的资深研发企业,阿斯利康并未放弃这块市场,司美替尼的获批将进一步巩固其在肿瘤药界的市场地位。
司美替尼国内获批
此次司美替尼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是基于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癌症治疗评估计划(CTEP) 赞助的SPRINT研究中 Stratum 1人群的积极结果。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司美替尼作为一种口服激酶抑制剂,可缩小不可手术儿童患者的瘤体体积。
【资料图】
NF1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的遗传性疾病,全球新生儿发病率约为1/3000,多数儿童患者在10岁以下被诊断,中国暂无流行病学数据,推算发病率为5/1000000。30%-50%的NF1患者会出现丛状神经纤维瘤,导致毁容、疼痛、运动及气道功能障碍、视力受损以及膀胱或肠道功能障碍等症状。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表示:“因疾病的复杂性,NF1患者常面临沉重的疾病负担,早期干预至关重要。我们很高兴能为中国 NF1 患者带来首个药物治疗方案。以患者为中心,阿斯利康凭借领先的科学创新实力和在罕见病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将继续加速引入罕见病创新药品,为中国罕见病患者造福。”
II期临床研究SPRINT中Stratum1人群的研究结果表明,罹患伴有丛状神经纤维瘤的I型神经纤维瘤病儿童患者,经每日两次口服司美替尼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66%(50名患者中有33名部分缓解),ORR是指完全缓解(丛状神经纤维瘤消失)或出现部分缓解(瘤体体积缩小至少20%)的患者百分比。SPRINT研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呕吐、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腹泻和恶心。
相较于自然史患者3年仅15%的患者无疾病进展率,研究中的患者3年无疾病进展率高达84%,患者疼痛强度平均降低2.14分,运动功能障碍得到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安全性数据显示,12个治疗周期内患者用药依从性超95%。
目前,司美替尼是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批用于治疗3岁及3岁以上伴有症状、无法手术的丛状神经纤维瘤的I型神经纤维瘤病儿童患者的药物疗法,此前这款药已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获批使用。
儿童肿瘤药物稀缺
儿童癌症已经成为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据中国抗癌协会的最新调查数据,每年大约有超过3万名儿童患上实体肿瘤。
然而,尽管肿瘤新药的研发在近些年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针对儿童的药物却非常稀缺。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在我国获批上市的20余款抗肿瘤药物中,只有恩曲替尼胶囊、硫酸拉罗替尼口服溶液、那西妥单抗三款药物获批用于儿童肿瘤患者。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指出,儿童抗肿瘤药物研发需要兼顾患儿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生长发育的考虑。在儿童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实际工作中,存在临床研究难度大、研发周期长等问题;相较于成人,儿童临床试验挑战也更多:受试者招募入组困难;目标适应症人群基数小;受试者依从性差;临床方案设计难度更大;儿童认知能力受到年龄限制,临床试验知情同意过程困难;这些研发中的难点加剧了儿童抗肿瘤药物的严重匮乏。
此外,CIC灼识咨询合伙人王文华指出,药企在开发儿童肿瘤药上的商业动力也不足。“儿童肿瘤药物从研发到上市需要经历更长周期的临床研究,而且由于适应症人群基数小、依从性差等种种原因,开展临床试验的难度大大增加,对医药企业形成非常大的压力,所以一般医药企业出于利润角度,如果没有实质性的鼓励措施或资金支持,不能提升临床研究效率、降低成本、降低亏损风险,就很难有动力去做儿童肿瘤药物”。
儿童肿瘤用药的稀缺,导致现阶段部分患儿的治疗方案依赖于成人药物的超适应症用药,用法用量也基于成人的临床经验,但儿童肿瘤与成人肿瘤在发病机制、组织来源、驱动基因改变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并最终导致儿童肿瘤的疾病类型、症状、治疗方案等与成人不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儿童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
因此,开发适用于儿童肿瘤患者的抗肿瘤药物非常必要。今年3月,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儿童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即旨在为儿童抗肿瘤新药的临床研发提供思路和技术建议。
肿瘤占比进一步增加
对于阿斯利康来说,肿瘤业务是该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有着巨大空白市场的儿童肿瘤药领域。
据阿斯利康今年一季度财报,肿瘤板块贡献的收入达到41亿美元,增长19%,占到整体营收的38%。而在2022年,这一板块的营收占比为33%。
在几大肿瘤药物中,今年一季度,奥希替尼以14.24亿美元的收入居销售榜首,同比增长15%,营收占比为13%;度伐利尤单抗以9亿美元的销售额排在第三位,同比增长56%,营收占比为8%;奥拉帕利以6.51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居第六位,同比增长10%,营收占比为6%;阿可替尼的销售额达到5.32亿美元,同比增长31%,营收占比为5%。
此次司美替尼在中国获批,一方面将进一步加强肿瘤业务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巩固阿斯利康在中国肿瘤药市场的地位。
阿斯利康仍然十分重视中国市场。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在中国市场实现16.02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8%,在新兴市场中表现突出。
不久前,阿斯利康的康可期(英文商品名:CALQUENCE®,通用名:阿可替尼胶囊)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附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药企也在发力儿童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未来阿斯利康的竞争对手也会逐渐增加。
比如,2021年8月,百济神州的凯泽百(达妥昔单抗β,QARZIBA)在国内获批,用于治疗12月龄及以上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及伴或不伴有残留病灶的复发或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神经母细胞瘤被称作“儿童肿瘤之王”,是好发于儿童的一种颅外实体肿瘤,在儿童恶性肿瘤中约占8%~10%,死亡率却占到15%。(图片来源:企业官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
原文标题 : 阿斯利康,“刀落”儿童肿瘤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