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鹿尧
编辑|桑明强
前几天《新眸》受邀参加了飞书的未来无限大会,发布会早上10点开始,前后共计两小时,谢欣、几个客户代表、林婵挨个儿上台做讲演,信息量挺丰富,产品和业务案例也都通俗易懂,整个会场给人的感觉挺舒服,当然,这是飞书一贯的调性。
【资料图】
先说说发布内容,主要是以“多维表格”、“飞书应用引擎”、“飞书集成平台”组成的“业务三件套”,又聊了聊具体到产品上的几层更新,比如沟通更高效,可以批量免打扰,会议功能也扩容了,加上任务中心升级,等等一些细节。
未来的一个重点,也就是谢欣和林婵反复说的,“要深入业务,服务好千行百业”,能用、好用,并且越用越有用,飞书负责服务好客户,客户负责服务好消费者。
在这次活动之前,外界期望值也都很高,《新眸》内部也讨论很多,但全程听下来:其实并没有超过大家的预期,也没有重磅级功能推出。
飞书还是那个熟悉的飞书,并不是从Office 365变成copilot的飞书。所以还纠结了一下,事先想的是,如果有一些重磅发布,就铺开来讨论讨论,不过也并没有失望这一说,飞书还是很好用,更新后可能更好用。
就像我们老板说的,没什么特别的,才是最“特别”的。
经历了前几年的飞速增长,中国协同办公行业已经逐渐成熟,产品创新上也到了瓶颈期,这倒不是说对飞书这样的企业要求非得苛刻,确实前阵子ChatGPT和微软的Copilot对人们的冲击太大。今天继续就飞书这个话题,浅浅唠唠。
01
原来我们没给飞书花过钱
身边的人如果聊飞书,好像总爱问一句贵不贵,值不值,这前提一般都是打算充钱,或者已经充了钱的。今天心血来潮问了老板才知道,公司没给飞书充过钱的,也没用过什么商业旗舰版。
我们大概是去年一月份开始,从钉钉跳到飞书上,保留了微信群。用了把月,同事给的反应都不错。飞书的工作流确实不错,在线文档、同步日程、进展跟进、知识库、预约会议,扁平方便,即使是对接外部客户,群聊的功能也足够丰富了。
一开始认为,飞书能够在工作中发挥作用,主要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上,比较透明,要联系上什么人,明确干什么事,所以一开始的体验就是高效的连接,过去需要在各个界面横跳,在飞书里,可能用个共享文档,或者发个链接就解决了。飞书充当一个连接器,中间省下来的时间干其他的事,这是效率。
现在感觉又有些变化了,本质上飞书并不是建立在人与人的沟通上,而是人与信息的互通,协同办公的目的是为了办公,比如用飞书文档。产品的价值的确要回到具体的业务上来,并不是员工赋给的,而是通过业务赋给的,这是实用主义。
虽然我们用的不是付费版,不过飞书的服务也挺好。之前《新眸》聊过软件产品售前售后的问题,从收到反馈,到解决问题,前后不到几小时。
当时大家就觉得,中国软件的问题,一大半都出在销售上,尤其售后很容易被忽略。对saas这种要续费率的模式来说,全周期的服务很重要。当然也不能忽视另一个问题,怎么说服客户去用,去购买,很多销售在给客户讲解的过程中会描绘各种场景,客户听完很爽,销售讲完也爽,但是不代表交易成功。
没有付费意愿,一是这种生产力工具讲究一个长期使用的过程,看不见摸不着的,量化也没这么快,一般国内的公司给出的预算有限,出于风险考虑;再者,大部分公司买设备都是老板拍脑袋决定的事,不考虑个人喜好,对于“工具能给员工带来方便”,和“工具能给公司带来多少额外收入”,这在他们眼里是不一样的。
不能否认的是,国内与国外的差异,很大程度在于没有解决工作流程上的自动化问题,即形成一种工作流。不过不论是数字化,还是协同,放在中国的语境下很多元,有些传统公司即使买了,可能过于先进反而不会用,用不好,造成不必要的冗余和额外的工作量。毕竟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能用也就行了,从这点来看,这样的市场不是飞书能定义的。
在展区的时候,有工作人员介绍产品,比如飞书招聘,挺有意思。《新眸》目前还不大,我们一般招人,在BOSS直聘等第三方应用上,有时候还是很麻烦。
举些例子,收到简历后如果需要内部传递,还得跳转别的程序;挨个儿沟通很麻烦,后来仅是优化了常用语,都觉得简化不少;虽然平台也能约电话、面试,但总感觉怪怪的,不常用,过程仍绑了一堆别的App一起用。甚至有的公司在上面招人,求职者联系了,对方反而回复“到公司网站投递简历”。这类网站还有提升曝光率的作用了。
当然还有筛选机制不太行,遇到真正合适的候选人很靠运气。所以在介绍飞书招聘的时候,听着确实很让人心动,页面的流畅度,丝滑感,可以称得上优雅。
但是转而一想,这样的流程并不一定适合规模较小、招聘需求少的团队,双方还可能还受飞书ID限制,前期的信息录入、整合,也得花时间,虽然后来了解到也可以链接到第三方平台,但像BOSS这类的网站出于数据保护是不会开放接口的,那再用飞书牵线纯属有些多此一举了。
02
要出海,真有必要选飞书吗?
很多人觉得,飞书出海是迫于盈利压力,这个理由其实不太准确。
早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谢欣头一次披露核心业务指标,2022年的ARR达到1亿美金,算是对商业化的一个阶段性交代。但也侧面说明了,国内的企服市场,正从用户规模、DAU,慢慢过渡到收入规模,重点就是KA渗透率这些实际指标上。
脱胎于字节内部的经验产品化,飞书对外的宣传口径从“讲字节这家公司的先进”,到“讲用户团队的先进”,这次发布会主要讲业务,意味着飞书基本的底座比较成熟了,后面就是要“让业务变得先进。”
《新眸》过去认为,飞书在国内的增长并没有达到预期,但后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过去讲飞书想渗透先进企业,口碑做到了,现在的飞书,目标更明确了,把普惠放出去,让更多的人使用起来。
回到出海这件事上,一直说字节是一家很先进的公司,从内部的管理方式、产品工艺上,都领先了国内绝大部分的公司。说白了,飞书打出了出海战略,一开始也意识到,它本身代表着字节的先进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流程,但国内没那么多“先进”的公司,人们把他的打发总结为以C打B,或者说PLG,但事实上现在还是很难行得通。
这是一款中国产品,还有硅谷味道,还是字节的,前有Tiktok作为成功案例,它给到企业的工作方式或企业文化,或许和国外的环境更加适配。出海就成了必然。
谢欣在讲出海业务的时候强调,是帮国内企业向外要增量,产品优势主要体现在语言和时差的处理上,也就是翻译功能,和时差信息同步更新,同时还有数据合规和异国文化这块,出海企业很容易踩坑。
不过问题也很明显,协同办公领域的产品,现在AI技术火爆,微软给的压力在全行业几乎是无差别的。另一方面,国外的要比国内丰富的多,音视频图文应有尽有,文档有notion,表格有airtable,飞书的office套件里总能找到相对应的国外垂直产品。
印象里国内ToB的软件,在SaaS里做All in one的,大部分都是基于IM的几家,这和国外的产品结构和用户习惯有出入,后者似乎更青睐按模块付费的垂直产品。
一般把原因归结为,国外的劳动力成本更高,专业化程度更好,开放程度和灵活性也更高,所以这些垂类产品能更好得发挥价值。如果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国内的生态相对封闭,工程师的架构思维,API开放现状,都会影响选择。All in one可能更省心省力。
以前也讨论过,像Zoom这类的垂直产品,说实话开始还是比较粗制滥造的,放在国内大概率也活不久,这不仅是有没有颠覆创新的问题了,小公司做垂直,技术资源比不过巨头,质量也比不上,后者倾向平台割据,大力出奇迹,全家桶的配置反而可能更高更划算。
但回到飞书上,这种集成式的平台软件,在国外真的能找到通用场景吗?未知数。还得考虑对方有没有持续的付费意愿,考虑GPT这样的通用人工智能,会不会击碎现在的格局。谢欣说主要面对出海企业,合情合理,但真想他乡遇故知,也挺难的。
03
飞书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个产品
好的产品总是基于行业里的最佳实践,比如Salesforce,此前飞书一直在提“行业的最佳实践”,这次发布会上也提了,工具和企业之间的借势,其实是件好事,而且,飞书在服务这块一直投入很大。
以前也有人猜测未来大概率会走高端定制化路线,不过这个想法前段时间被飞书总裁张楠明确否掉,“飞书抽象出了工具中最共通的部分,做成了产品”,这其实和workday选择的路径差不多。
再往上拔高一点,飞书的意义可能就不仅仅是个产品了,他可能代表了中国机制的一种升级,一种中国办公方式的最高水平。字节本身就是一家先进的公司,飞书沉淀下来的是字节的管理和工作经验,它更多的意义可能并不是跟国内玩家卷。
上次字节出海把新经验带到海外的还是TikTok,用算法的机制,打破传统的互联网流量法则,改变了社交、媒体、电商的玩法,至于飞书会不会也能带来一次跨时代的机制的迭代,还不知道,至少这次发布会没提到。
原文标题 : 白嫖飞书1年后,我居然想付费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