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ChatGPT:科大讯飞言之有物还是罗式自嗨?

来源:翟菜花时间:2023-05-22 09:37:54

随着ChatGPT在全球范围内走俏,国内AI大模型赛道突然异军突起,各大科技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大模型产品。百度、阿里、腾讯、商汤等科技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大模型产品。

而在5月6日,科大讯飞发布了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现场实测大模型七大核心能力,并并公布大模型年内三次升级时间点,称10月底将整体赶超ChatGPT。

如果是真的,那么科大讯飞作为国产企业无疑是令人惊喜的,然而与此同时,更多的人似乎对科大讯飞的说法呈怀疑态度。其中,360创始人周鸿祎更是以“吹牛”来评价。


(资料图)

那么问题来了,科大讯飞放出豪言究竟是真有实力还是只是类似之前锤子手机碰瓷苹果手机的自嗨呢?

一、10月底整体赶超ChatGPT?科大讯飞的“刻舟求剑”式自信

10月底将整体赶超ChatGPT?技术行不行外人不得而知,单说营销效果绝对拉满,毕竟科大讯飞也是国内法力大模型玩家当中,唯一一个敢放出豪言去“超越”的。

确实,商业社会很多领域摸索前进的“先行者”,在后来可能成为“后辈”们经验教训,而这样的案例也是比比皆是。因为后来者们的观念新,可以总结先行者们的失误,有机会把前辈没干好的事干好,站在巨人肩膀上往往可以更快速实现成功。但就目前的大模型市场而言,似乎是很难实现这样的效果。

后来者有时候我们可以认为它站在巨人肩膀上,但有时候却是在先行者设定的游戏规则内进行。

就目前的大模型市场而言,后来者一定是属于第二个方面,因为它们是跟随者、模仿者,而非颠覆者、创新者。当你并非颠覆者而只是跟随者时,凭什么同领先者谈“超越?呢就行业所表现出的成长性来看,领先者现在依旧仍是创新者,远远没有达到遭遇“创新者窘境”的时候,所以行业也不需要新的创新者去做所谓的颠覆。

此外,在科大讯飞看来,自己会一直在进步,那么未来ChatGPT与现在相比就没有变化吗?这样的论述似乎颇有些“刻舟求剑”的味道,事实上,在笔者看来,单论研发能力而言,二者可能不是一个量级的。

为此,虽说研发情况涉及太多技术层面的逻辑,我们围观者可能不太清楚,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企业家的表述来推测端倪。

王小川就表示,OpenAI比国内领先三年时间,追上GPT-3.5可能一年时间是有机会的,但目前OpenAI已经达到GPT-4的级别,GPT-5也在训练过程当中了,因此“追上”需要三年。

而360大佬周鸿祎的一番言论更是被人猜测直指科大讯飞放出的豪言。

“如果不经过这两年的模仿和抄袭,上来就说自己能超越,那才叫吹牛呢。”

直接以“吹牛”概之,周鸿祎确实敢说。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一定得在“先行者”的游戏规则内做一段时间跟随者和模仿者,上来就说超越恐怕真的不太合适。而且,就目前各大科技公司的产品表现来看,大家都在为“超越”而努力,可除了科大讯飞没有一家明确时间点敢说超越的。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钟俊浩也表示,“OpenAI在对于大模型涌现能力的把握上拥有更丰富的经验,怎么去发现和利用这样智能的涌现,这种核心能力的差距,我们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追赶。”

当然了,或许科大讯飞真的具备能力去实现自己的Flag,毕竟自己敢主动说出“超越”这样的话。如果真是如此,作为国内科技企业也确实值得国人去骄傲和自豪。可如果没有实现,或许会让大众觉得这家公司只是吹牛或者讲故事,进而对其产生不好的印象。

不得不说,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或许不可避免的需要会“讲故事”。可如果故事讲的多了,兑现的却很少,对于企业信任力而言会是一次又一次的稀释。长此以往,对企业发展的伤害性或许也会逐渐放大开来。

二、“造梦”的AI公司:科大讯飞需要新故事

科大讯飞发布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并放出豪言称10月底将整体赶超ChatGPT。

此言一出,科大讯飞股价再度涨停,收报63.86元,涨幅达到94.52%,总市值高达1500亿,成为名副其实的“赢家”。

看起来大模型这一新故事是有效果的,似乎也冲淡了之前科大讯飞业绩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前一段,科大讯飞此前发布了自己的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8亿元,同比下降17.64%,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亏损0.58亿元、3.38亿元,同比下降152.26%、331.8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82亿元。

不得不说,这样一份成绩单可能是令人失望的。而在2022年,科大讯飞似乎也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据财报显示,科大讯飞2022年实现营收188.2亿元,同比增长2.77%;净利润为5.61亿元,同比下降63.9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31亿元,同比下降29.37%。

财报数据的表现,终究会在估价上有所反馈。科大讯飞发布了2022年财报和2023年一季度报之后,其股价出现了明显下跌。

素有“人工智能第一股”美誉的科大讯飞,似乎一直都没能摆脱“看起来很热闹就是不挣钱”的窘境。而且,政府补贴的下降,似乎成为了科大讯飞的“卸妆水”。

作为科创型企业的优势,科大讯飞一直以来都很容易吸收政府补贴。而当补贴过于多了,自身的能力可能会有所遮盖。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 4.12 亿、4.26 亿和 4.39 亿,2022年,科大讯飞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甚至升到了 10 亿元。

2023年一季度,政府补助金额为0.67亿元,相比2022年的1.66亿元减少了59.65%,而相应的,科大讯飞的利润出现了亏损,这一点多少有些令人耐人寻味。

跳出现象看本质,人工智能在商业化方面似乎一直没能达到人们心中的锚定期待,而过去造过的势有太大了些,这样一来就行了一种心理落差。

比技术革新更难的,其实是技术的商业化。

在AI不温不火之际,即便是BAT这样的科技巨头都会搭载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系统,可是如今AI发展如火如荼,大公司自己搞研发,不需要采购,科大讯飞似乎也失去了一些大客户。

市场落地场景有限,科大讯飞只得亲自下台,由幕后到台前。推出了自己的讯飞翻译机3.0,讯飞转写机,讯飞智能录音笔,讯飞智能办公本,讯飞学习机。只不过这些产品似乎不算大众化,或许也就很难带来可观的收益。

而现在的资本市场,似乎需要AI公司不断用新故事去给自己的市值进行“保鲜”甚至增值。

从这个维度来看,超越ChatGPT或许就是个不错的故事选择作为目前AI领域最火的概念,科大讯飞的布局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资本市场信心的。只不过其大模型实力究竟如何,或许我们仍需要更多商业化层面的表现来加以论证才行。

三、左手销售,右手研发:AI公司还需耐的住寂寞

科技公司的想象力,来自市场对AI技术应用的周期性判断。

前期可能注重底层技术,后期更重视商业化落地。在企业投入上,技术研发对应研发成本,商业落地对应销售成本。

财报显示,2022年科大讯飞的销售费用为31.64亿元,同比增长17.51%,与之相比,研发费用为31.11亿元,同比增长9.95%,销售费用已经高于研发费用。

科技企业发展,有时候不可避免的需要考虑研发以外的事情,这一点毋庸置疑。尤其是在AI公司进入商业化落地比拼阶段,往往更是如此。只不过看起来过高的销售费用有时候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盈利,甚至可能影响企业长期的良性发展。

当然了,从数量来看,科大讯飞的研发投入并不少,2019年至2022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6.40亿元、22.11亿元、28.30亿元、31.11亿元。只不过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21.26%、18.55%、16.03%、17.83%,看起来似乎呈下降趋势,这一点或许需要引起科大讯飞的重视才行。

一个国家强大了,所有的国家都会给和他建交。而作为AI公司,任何时候或许都应该把技术研发放到第一位。当技术实力真的足够深厚时,自然不会缺乏落地场景。

大模型发展其实也是如此,如果科大讯飞真的具备赶超ChatGPT的能力,那么这家公司的未来想象空间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去期待的。

当然了,这一切的一切或许等到十月以后我们才能得到答案。无论如何,国人其实希望中国企业能够带给我们惊喜。最后,祝福科大讯飞,也期待接下来他能通过自身表现回击所有质疑声。

原文标题 : 超越ChatGPT:科大讯飞言之有物还是罗式自嗨?

关键词:

图文推荐

热门文字

标签

精彩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