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4月上海车展的举办,新能源汽车成为一大亮点,各大车企纷纷推出了新款或概念的新能源汽车,展示了其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视和信心。而与此同时,乘联会也放出了三月份的乘用车的销售数据,从数据来看,整体车市表现平平,与三月惊心动魄的价格大战不相匹配。
但是与反响平平的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达到54.3万辆,同比增长21.9%,环比增长23.6%;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34.2%,较去年同期28.1%的渗透率提升6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型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而在这一趋势中,自主品牌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占据了67%的份额。除了市场和用户的支持,政策上,也有对于新能源的大力支持,根据最新消息,工信部将完善政策体系,推动研究并尽快明确2023年后车购税减免政策,加强对于新能源的战略支持。
【资料图】
那为什么如此大力支持新能源的发展呢?这与我国自主品牌的蓬勃发展是离不开的。
多方势力加持,自主新能源勇攀高峰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得很快,也很有优势。首先,我们的市场很大,全世界卖得最多的新能源汽车都是在我们国家。根据人民网的报道,我国电动乘用车累计销量占全球45%,电动公交和电动卡车销量更是占到全球的90%以上;已建成的公共充电桩数量超过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总和。
其次,我们的技术也很强,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产品性能好、质量高、成本低、价格便宜,例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在国际上都是一等一的存在;同时,我们也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新技术上加大了创新力度,让产品更有竞争力和吸引力。这些技术创新也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如先进材料、高精尖零部件等。
最后,我们的政策也很有利,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比如免购置税、给补贴、建充换电站、在公共领域推广等,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和引导。这些优势使得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问题不容忽视,解决迫在眉睫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快速,但不能否认,还是存在一些难题需要解决。首要问题就是市场发展不平衡。新能源汽车销售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而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较小,以2022年前三季度的数据为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四个一线城市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总销量的24.5%,而西藏、青海、宁夏等三个西部省份的销量仅占0.4%。这种不平衡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效应和效益产生极大影响。
另外一个问题是智能化竞争激烈,随着新能源汽车不断智能化,车用芯片、高精度传感器等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在这些技术上还比较落后,需要依赖进口。这会影响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也会影响我国在智能化竞争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以车用芯片为例,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介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仅占3%,且主要集中在低端产品上,高端产品仍然依赖进口。因此,自主品牌想要在全球市场上站稳脚跟,成为高端,就必须在这方面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缩小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
政策继续扶持,未来依旧可期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几十年前,燃油车的发展我们没有赶上,但是现在,新能源方面我国可以说是独占鳌头,而良好发展的新能源对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增强我国在全球汽车电动化进程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政府加强了顶层设计,建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协调机制,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全局性工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盘棋”。接下来,政府还在加强技术创新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支持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开展车用芯片、固态电池、操作系统、高精度传感器等技术攻关,目的就是为了让新能源汽车更加智能化、更加安全。
除此之外,政府还制定了许多政策来完善体系,比如尽快明确2023年后车购税减免政策,制定加快充换电建设、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等支持政策,让消费者能用更实惠的价格购买新能源,用更便捷的方式来使用新能源。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虽然还存在市场发展不平衡、技术竞争激烈等问题,但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必将有效推动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长、相关企业众多,一旦形成规模,必将带动整个汽车产业链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成熟和价格的下降,其市场份额还将大幅提高,中国制造也能屹立于世界市场。
原文标题 : 购置税或继续减免,国产新能源加速狂飙?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