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陷入了残酷价格战当中。
(资料图片)
4月4日,据36kr透露,特斯拉正在为其新的低价车型构建一个高达400万辆的年产能计划。
这是特斯拉继开年降价之后的又一次挥刀,搅浑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同时,也在为曾经的宣言添砖加瓦。马斯克曾经说过:“我要让全世界都用上新能源车。”并在2014年免费开放了所有的新能源汽车专利。
在马斯克的不断加码下,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愈演愈烈。
01价格战是怎么打起来的?
特斯拉降价在先。1月6日,宣布主打车型降价2万元—4.8万元。特斯拉降价2种车型:model 3售价为22.99万元—32.99万元,降幅2万元—3.6万元,model Y售价为25.99万元—35.99万元,降幅2.9万元—4.8万元。
这样的降价幅度前所未有。问界、小鹏很快就跟进了。问界在1月13日宣布降价,车型包括问界 M5 EV 和问界 M7,最高降幅 3 万元。小鹏在1月17日跟进降价,涉及 G3i、P5、P7 三款车型,降价区间为2 万-3.6万元。
降价的企业越来越多,比亚迪在3月9日也步入降价潮:宋PLUS车系下订即可享88元抵扣6888元购车款;海豹下订即可享88元抵扣8888元购车款,相当于减8800元。
随着新能源汽车降价,同等价位的燃油车也受到威胁。3月以来,东风雪铁龙、广汽本田、奥迪等品牌纷纷进行区域性降价策略:雪铁龙品牌车型直降9万元;广汽本田、一汽大众等均有万元以上优惠或置换支持;而豪车代表BBA也不甘示弱,接连传来“奔驰C级优惠11万、奥迪A6L裸车价降至22万、宝马3系优惠完价格在17万出头”等火爆消息。
有知情人士表示,现在所有车都在降价,燃油车降价是必然趋势。除了和新能源车打擂台抢占市场,清库存也是一部分原因。2023年7月1日将要执行国标第六阶段排放的“B标准”,所有低于该标准的车辆是不允许销售的。为了尽快清掉“A标准”库存,燃油车紧急行动。
02第一波成效
纷纷扰扰,一时间,所有的降价信息甚嚣尘上,但效果究竟如何,我们来看看车企的一季度销量。
2023年1-3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55万辆,同比增长92.81%;特斯拉在2023年第一季度的销量至少为42.5万辆,同比增加36%;蔚来交付31041台,同比增长20.5%;小鹏预计交付量将介在1.8万~1.9万辆,同比减少45.0%~47.9%;问界第一季度销量仅11659辆,大幅下滑。
可以看出,紧跟特斯拉降价步伐的不少车企都惨遭滑铁卢。问界、小鹏销量均有下滑。在商业市场上,盲目降价是不明智的,不顾自身情况降价更不可取。
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车经过十几年的沉淀,其商业模式和造血能力已基本稳定。但反观中国新能源车企,造血能力尚有不足。
2022年年报可以看出,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零跑净利润统统为负,毛利率也普遍下滑。比亚迪虽然销量领先一众车企包括特斯拉,净利润对比中国汽车厂商也十分乐观,但毛利率却不及特斯拉,增速更是远远不及。
面对强劲的对手,不思己身,却盲目跟进。可想而知,结果并不太好。当前铺天盖地的降价信息触发了消费者的观望心态,不少消费者认为随着价格战升温,后续还能等来更大的优惠措施,反倒停下了买车步伐,不少原计划锁车的用户也停下脚步进行观望。
03浪潮之下,新能源汽车的路线抉择
价格战非长久之计,降价潮却可以看出新能源车企的处境。在国补退潮之后,哪条赛道上涨正劲,哪条赛道已不堪重负?
就目前的市场来看,比亚迪定位的是中低端家用车,而特斯拉的定位是高端纯电动车。为了实现宣言,特斯拉开始疯狂向中低端进军,目前,推出多款20-50万之间的车型。而中低端市场上早已拥挤不堪,很多跨界企业大多聚集在中低端市场。
选对赛道很重要。以“蔚小理”为例,小鹏的出道是以G3往中低端市场切开始的,在价格战的浪潮下,已是入不敷出,2022年年报显示,小鹏汽车流动负债率48.37%;蔚来起始点即高端车市场,但由于研发投入过高,毛利率较低,一直以来增收不增利,在这次价格战浪潮中曾明确表示,公司毛利率不足,不参与价格战;惟有定位高端市场的理想,在这次的浪潮中守住了擂台,且在三者间隐有一枝独秀的趋势,目前,理想汽车的毛利率在三家中最高,直追比亚迪。
选择好赛道才能走得稳,下一步则是如何走得漂亮。第一步明显定位高端的车企更有优势,第二步来说,一体化仍然是绕不开的话题。
瑞银分析认为:“在供应链紧张的情况下,一体化代表着巨大的竞争优势。”由特斯拉引领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模式提高了利润率,特斯拉的商业模式已经十分成熟,第一、拥有领先的造车技术;第二,高度自动化的精益制造工艺;第三,一直做关于电池的技术创新;第四,积极布局储能。
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技术上的发展明显更重要,如何造血,提升毛利率成为当前车企共同的课题。
原文标题 : 特斯拉、比亚迪降价后销量近百万,混战的造车新势力如何破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