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重磅报道,印度塔塔集团(Tata Group)正与苹果iPhone代工厂商纬创(Wistron)谈判,希望以最多500亿卢比(约合43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纬创在印度卡纳塔克邦唯一的制造工厂。
收购or合资?塔塔集团剑指“果链”
(资料图)
据了解,位于卡纳塔克邦的Narasapura工厂是纬创在印度的唯一工厂,为苹果生产设备和部件,约雇用了14000-15000名工人。报道称,这项交易将提高2020年成立的塔塔电子有限公司(TEPL)在精密工程方面的制造能力。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称,如果交易没有成功,塔塔集团可能会寻求与纬创建立合资企业。这可能与塔塔汽车公司2022年早些时候在古吉拉特邦与福特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相一致。
若如此,塔塔集团将完全掌舵,纬创可能会保留一小部分份额,以利用苹果的全球供应商生态系统。不过这项交易正在进行中,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经查阅,塔塔集团是印度最大的集团公司,创立于1868年,总部位于印度孟买。旗下拥有超过100家运营公司,其办事机构遍布世界六大洲80多个国家,并为85个国家提供产品和服务出口,全球各地的职员数量超过45万人。
如果说“死亡、税收、三星”是每个韩国人无法避免的三件事情,那么塔塔集团也伴随在每个印度人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中。
当前,塔塔电子已成功打入苹果供应链,从其位于泰米尔纳德邦的Hosur部门向苹果供应零部件,现已招募约1万名员工,并计划在一至两年内将员工数扩增逾四万人以上。
印度方面则表示塔塔电子与苹果公司的独家交易是“印度制造”的一部分,并受益于印度政府的生产挂钩激励计划,所以塔塔集团就顺应了这个趋势。
相关消息也早在今年9月就初现端倪,彼时外媒报道称塔塔集团正与纬创谈判,希望能一起合作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在印度组装iPhone。毫无疑问的是,这将为印度提供进入电子制造业并吸引其他全球巨头的绝佳机会。
印度产iPhone大幅提升,释放了什么信号?
目前苹果在印度生产iPhone SE、iPhone12、iPhone13和iPhone14基础款机型,在印度销售的Pro机型来源自进口。除了纬创之外,苹果在印度另外两家供应商是富士康和和硕。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年前印度还只能生产比中国落后1-2代的iPhone,而现在,印度已经可以和中国同步量产最新款的iPhone14系列手机。
不少中国消费者看到包装背面的(Assembled in India)后,难散心中意难平,甚至有网络博主教授如何避免购买到印度产iPhone。那么“印度制造”的实力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两者相比之下,中国产能受阻,印度的iPhone生产发展史却一帆风顺。
2017年,台资工厂伟创在印度组装出了第一部iPhone,其透露出的信号是不言而喻的。
在2020年,印度产iPhone仅占其全球产量的1.3%,到2021年上升到3.1%,预计2022年将进一步上升到5%以上,从而在23 财年制造价值4700亿卢比(约合406亿人民币)的本土 iPhone。而根据摩根大通的预测,预计到2025年,苹果约有25%的iPhone将在印度组装。
此举一方面是苹果这几年一直在追求供应链的多元化,为此加大印度的iPhone产能成为了其近几年的重点之一。
另一方面,富士康生产着全球大约70%的iPhone,但由于今年在我国多次的疫情封闭管控影响,以及“郑州富士康事件”导致iPhone 14 Pro系列的产能大幅下降。
为此郭明錤将iPhone 14 Pro出货量预期下调至7000-7500万台,比此前预期8000-8500万台下调最高20%。
这一点也在海外“黑五”促销中得到验证,由于产能不足,外海市场出现了iPhone 14 Pro“一机难求”的尴尬场面,下单后的交货期也被推迟到明年,不少消费者扭头选择了其它品牌。
面对海量客户流失,苹果必须重新审视维系数十年的iPhone组装业务。据推测,目前富士康在印度的iPhone组装业务员在2万人左右。但根据路透社报道,印度富士康正在大力扩员计划未来两年在其印度南部的工厂增加5.3万名工人,员工总数将达到7万。
印度取代中国地位概率几何?
整体来说,苹果想要完全将中国大陆的供应链照搬至印度还是不太现实。从苹果公布的2020年全球200大供应商当中可以看到,一共有约610个工厂参与了苹果产品的制造。其中位于中国大陆的工厂有259个,排名世界第一;印度只有9个工厂。
因此中国大陆在苹果供应链上的地位在短期内还是很难被撼动。
另一方面,虽然印度人口即将与中国持平。但基于地缘、宗教、文化、政治等影响割裂出巨大的悬殊。例如中国有90%以上人口为同一民族且统一使用汉语,但印度拥有包含印度斯坦族等100多个民族,使用印地语、英语、泰米尔语等数多种语言。再加上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人员统一协调管理存在巨大难度。
除此之外,虽然印度的劳动力成本虽然比中国要至少便宜五分之一,但印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民主政治和这些超前的劳工保护一结合,就使得在印度投资举步维艰。例如工人一罢工,企业就要停工和赔偿。此外,在印度建厂还要面临当地政府的官僚主义等,整体来看隐形成本极高。
与此同时印度还需要配套相应的道路、机场、数百家工厂、数十万员工,印度有“胃口”吞下这么大的“蛋糕”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