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打硬仗,能打硬仗,中国需要一批这样的企业,去啃硬骨头,去解决世界级别的难题,成长为世界级别的公司,发展出世界级别的产业。——水哥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跟核心产业的发展程度,是息息相关。
(资料图片)
产业的充分发展,又有赖于这个国家对历史机遇的把握,以及本土制度、知识、资本还有市场的充分发育。
很多产业的发展还正正因为一个国家的短板、资源贫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正如日本人力资源短缺,发展出了发达高效的自动化生产体系以及机器人产业,因为缺少土地、仓储条件,日本又发展出了零库存的丰田生产方式,在全球汽车产业当中赢得一席之地。
中国数字经济,在过去二十年迅速崛起,也跟当时中国的线下商业体系不够完善有关,因为人们的需求往往得不到线下供给的及时有效的响应,因而促进了中国在线商业的快速扩张,并且对物流等基建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更不利的条件,有时反而会迫使一个有足够远见的国家以及企业,去直面更难的问题,构筑更高层次的竞争力,从而在产业当中占据更加高层次的位置,在全球竞争当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显然也是以京东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在做的事情。
在这几年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趋势、电商场景的多元化,以及即时零售的趋势中,京东作为新型实体企业,扛住多年亏损压力以及备受质疑的积累与坚持,今天,终于得到了验证。今年双11,成交更上台阶,三季度财报,从收入、利润到用户活跃度以及购买频率等关键财务指标全线上扬,都可以看到,京东多层次的实业优势,正在逐渐凸显。
一、京东产业集群与实体的多层次融合
在京东集团CEO徐雷看来,已经可以看到消费恢复的迹象。
截至11月11日当晚,2022年“京东11.11”整体增长,超越行业增速,创造了新的纪录,零售购物用户数也再创新高。
在丰富的内容探索层,从直播、短视频、图文等种草内容带动下,京东直播人均下单量同比提升100%。同时,京东小魔方通过洞察新的消费趋势,新品订单比例、转化率都提升了三倍多。
这是to C的需求端的强大触达能力,数字经济的另一面,是对B端供给侧的渗透与降本增效。
实体经济有两大基石产业,就是工农,为工农打通市场需求的,就是商业,比如电商,同样是实业,到今天,以京东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更进一步,渗透到了工农业的基础,提升这两大产业底层的运行效率,京东深度融合的货网、仓网、云网 “三网通”供应链体系,正在成为促进农民与中小企业增收的新一代基础设施。
京东11.11,近10000种农产品成交额超过10万元。近3成初加工农产品实现了超过100%的增长。
京东全面开放供应链技术,实现了C2M反向定制合作,带动工厂销售额增长超600%、成本降低15%、库存周转天数下降30%。
物流通,则商贸兴。今年京东11.11,京东物流智能供应链基础设施进一步升级,京东在西北地区七大仓形成北斗七星之势,西北产业带区位优势则愈加凸显,三季度,京东物流并购德邦后,截至9月30日,京东物流运营超过1500个仓库。
强化基础设施能力的同时,更加内核的竞争力,是科技创新,从2017年提出面向技术转型以来,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京东体系在基础科学和技术研发上的累计投入已超过900亿元。
作为坚实的技术基石,京东云以数智供应链,让京东11.11体验更“丝滑”、协同更“高效”,京东云每秒用户访问峰值同比提升114%,对外聚焦产业超复杂协同,快速应用在交通物流、数智能源、数智零售等十大产业场景,已经服务超过95%的大型央企、2048家大型企业和超207万家中小微企业。
从这个京东11.11的不俗表现,可以看到,京东多年扎实的投入,建立了非常多层次的、完备的,并且极具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供应链能力,帮助品牌和商家强链、补链、拓销路,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的生产、物流以及触达方案,促进中国实体经济的提质增效。
从京东十几年信守供应链的价值,到今天终于得到了验证,可以看到,经济周期性的起伏,无可避免,重要的是企业要具备前瞻性的战略眼光,能够未雨绸缪,也正因为这些有战略远见的企业的存在,让中国经济面临外部冲击时,拥有更多的底气和韧性。
二、实业优势开始发挥飞轮效应
今年品牌商更关注的是利润,聚焦降本,从自身,到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的降本增效,已经成了京东今年的主题。
据国家邮政局今年第三季度的快递体验调查结果,京东快递位居首位。今年因为物流不畅,双11订单取消率也相对更高,相比用户在京东的确定型购物,冲动型、兴趣型购物的订单取消率会更高,京东所能提供的确定性的物流体验,确定性的正品保证体系以及确定性的消费者需求、场景,给商家、品牌带来的成本控制以及盈利性对来说,也会更好。
每个电商平台本身的场景属性、用户属性、禀赋积累都不一样,十几年如一日,京东过去一直坚持技术爬坡,不断进行物流、供应链以及正品保障体系建设,构筑了多层次的实体能力,积累了巨大的势能,其实体优势的飞轮已经开始加速转动,规模、供给、价格、体验各方面的综合优势,驱动了京东收入、利润以及用户的多重增长。
2022年第三季度,京东净收入为2435亿元,同比增长11%,净服务收入为465亿元,同比增长42%,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00亿元。
至三季度末,京东集团的年度活跃用户数达到5.9亿,环比净增超过750万,日均活跃用户数、用户购物频次和用户平均贡献收入等指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从今年前三个季度稳定上扬的业绩,可以看到,京东有强韧的抗周期能力,十几年的未雨绸缪提前布局,使得京东面对外部的周期性变化,具备了更多的韧性以及相对优势。
其积累下来的流通优势,也给京东卡位新涌现的即时零售趋势,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支撑。今年京东11.11,京东新百货表现优异,超20万家实体门店入驻,已服务全国1800多个县区市。京东小时购GMV同比增长超过160%。
对于整体经济形势的变化,徐雷在第三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京东更早的进行了战略性的聚焦调整, “自2019年以来,京东在集团所有的业务层面上,都会去坚持体验、成本和效率这三点。这里面最难的是如何去坚持。”
这也成为了京东切入同城业务的逻辑,“我们本身就是以低成本、合理经营驱动的的企业,非常清楚线下中小企业经营的难度非常高,永远不会采用分食它们利润的合作方式,而是大家共同协同去降低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获得合理的利润。”徐雷这样强调,与中小门店的生态共存、价值共创以及利润共享。
从对即时零售的独特理解,就可以看出,做零售出身的京东,更懂零售、更懂实体、更知道他们的痛点,更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发力,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一揽子方案,帮助他们转型升级,这与那些传统的流量平台所谓赋能是完全不一样的逻辑,也是京东的优势所在。iPhone 14发布的时候,多家公司都利用其做了销售营销,据徐雷透露:“我们应该是同期同城零售的第二名的7到10倍。”
三、以实助实,牵引经济高质量增长
在多个业务线,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当中,京东的体量也与中国数字经济的体量同步扩张,释放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并表德邦后,截至2022年9月30日,京东体系员工总数近50万人,比去年底增加7万多人,早已经是中国人数最多的民营企业,在众多大型央企面前也不遑多让。根据今年8月份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以京东员工人数,在中国员工人数最大的所有企业当中,排到了第七位左右。
到今天,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创业、就业的助推器,已经是实体经济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并且深度赋能实体经济,通过技术、模式以及业务的创新,提升整体经济的运行效率。
财务指标的全面向好,正是京东多年深耕实体经济,水到渠成的事情,验证了京东企业的战略远见与耐心。
多年的物流基建、金融能力、数智化技术积累、运营能力,以及成熟的正品保障以及售后服务体系,推动品牌商、服务商到工厂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互联互通、高效协同,其全链路一体化的优势,正在让京东在今天激烈竞争、多元化的电商环境当中,赢得更多的主动权以及主场优势。
京东的实体优势还在持续强化,截至9月30日,京东集团供应链基础设施资产规模达到1267亿元,同比增幅达到65%,其中,仓库数量过去一年新增了约200个。
扎实的供应链基础设施,成为了京东淬炼技术与服务能力的试验场。其输出的一体化供应链,已经成为客户发展的“稳定器”,成功复制沃尔沃服务经验,为多家汽车企业提供零部件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进一步拓展工程机械行业客户,显著提高客户备件订单满足率与库存周转率。
基于对新型实体企业的理解,徐雷一再强调,“要做有责任的供应链,通过能力服务的开放,带动上下游数字化,以及高质量发展。我们的目标是坚定不移的。”
从C2M的工厂直销、农产品上行、近场电商到新百货等新供给、新服务,在以京东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平台的涌现,也都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增量机会。
到实体经济中去,重塑全品类商品生产流通以及营销的全流程,京东多层次的实体能力,面对跌宕的周期之变,承担起了为实体经济全链路,提供更兼具柔性与韧性的计划性与确定性的使命,不断提升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及产业竞争力。
原文标题 : 中国数字经济要再上层楼,需要更多惯打硬仗的企业